某回国进行教育创业同学的辅导分享
最初收到A同学的咨询,我们觉得她还是有一定机会的。首先她毕业于海外名校;其次是创业,虽然才三年,但已经小有业绩,企业可以开得出财务证明;但最担心的是,她所处的公司业务不被当天面试的面试官看好,我们有这个担心的原因是交大的面试老师主观性太强,所展现的内容,必须要结合到安泰的喜好。
在院校的建议上,安泰有创新创业课程、运营管理,而复旦除了创新,在产业研究、市场营销上更有优势,最终由于上班的地理位置原因,A同学表示首选是交大,备选是复旦,我们也尊重她的决定,开始了后面的备战。
所以在准备阶段,我们先找到安泰的创业的校友,和她梳理了创业过程中需要梳理的内容,另外,也给出了一些企业发展到现阶段,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,例如在快速扩张的情况下,如何留住中层。
之后我和A同学进行了近3小时的一对一背景梳理,由于我们都是属于教育行业,只是范畴不一样,但教育的基本逻辑都差不多,因此我们总结出了模式、产品的创新描述思路,结合校友的建议内容,以及个人背景的深度挖掘,形成了语料。
在网申材料准备,A同学根据我们的安泰、复旦的专栏课程,很快就完成了,特别是申请短文,我们基本改了一稿就成型了。不同于有些机构学员分享说申请材料要改20稿,我们认为方法得当,四校的申请短文最多不超过改2稿就可以完成。
毫无意外,A同学拿到了安泰和复旦的面试资格。
紧接着我们就开始了围绕四校的2轮小组讨论模拟,特别是针对复旦。在组面案例网课后,我们准备了7个不同类型的案例,通过两个下午,一共长达10小时的模拟、分析思路讲解,以及商业事件的本质解析,尽可能让同学们能够对不同种类的案例,用不同的方式去分析,做到有话可讲,有据可依。安泰的案例分析我们看来只是走过场,并不是考核的重点,申请人只要做到中规中矩即可,主要还是材料和个面决定。而复旦组面则直接影响面试成绩,且更强调的是面试当场的发挥,个人背景几乎没有影响。在这个过程中,由于A同学当时工作上的影响,两次模拟的表现并不是特别出众,增加了我们的担心。
之后我们进行了两次一对一的个面模拟,针对我们之前梳理的各类问题,以及思考到新的企业发展的真实问题,进行表达演练。特别是自我介绍,我们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开场白,基本决定了50%的个面成绩,严格控制在2分钟以内。所幸,大部分个面的问题都在我们的准备范围以内,包括我们开玩笑的问题。最后,我也向她提出了小组讨论中的建议,首轮发言的宽度展现,以及自由讨论中不低于3次的有效发言。后来她反馈在实际组面中,她的发言无论从次数还是被采纳度,都属于小组前三。
至于英语考核,由于她是海外留学,所以我不担心她的口语表达,但在模拟中有些种类的话题,她会不知道如何快速组织答案造成卡壳,这个有点出乎意料,主要是她太在乎内容的完美性。其实安泰的英文考核不是特别注重回答的内容,只要能用简单的英文把要表达的概述或重点,用20秒到30秒表现出来即可。在掌握了套路后,英语也不是问题了。
最终,A同学在面试当天的轻松发挥,获得了安泰的C线。考虑到安泰是她的第一目标,而且复旦考试压力略高于安泰,所以没有选择继续参加复旦的面试,请她向复旦表达歉意,放弃申请,把机会给其他同学。
在这里,我们也再次向A同学表示祝贺,希望她考试顺利,事业学业双丰收!
我们欢迎分享,但不接受任何商业机构在事先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,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、摘编、图片使用,一旦发现我们将视为侵权,进行举报和追究。授权请联系ask@mbabar.cn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