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主将分析MBA,MEM,MPA,MPAcc等管理硕士申请趋势,以及制定全年的MBA面试申请及笔试准备任务清单。

MBA/MEM等管理硕士申请趋势和全年准备任务清单

MBA/MEM等硕士报名趋势

我们认为2022年入学申请依然不会轻松,整体会呈现以下趋势:

  • 整体报名人数维持高位
  • 知名院校MBA/MEM等硕士项目竞争不会降低
  • 各项目学费将会持续上涨
  • MEM/MPA等硕士项目将分流部分MBA申请人

造成这四个趋势的重要驱动力,就是全国联考整体报名人数在上涨,这和我们过往几年判断的增长趋势一致。

报考人数上涨的原因,就是职场竞争加剧,让硕士学位成为了职业发展中的“标配”。而201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单证项目,促使这一部分希望获得硕士学位的人群,涌入了全国联考。而管理类硕士相对来说比其它专业硕士考试压力较低,这其中MBA的招生范围,即对行业、专业要求最低、适用性有最高,成为了首选,即管理类硕士的第一大专业。根据数据显示,从2018年开始,全国管理类联考的报名人数持续攀升,当年就大幅增长了6万人。以北京地区为例,北京考试院公布的数据: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再次超过学术型硕士,达到54.7%,并比去年有小幅增长,其中MBA报考人数为1.97万,位居第一,比去年的1.8万增加了近10%。

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,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去大学获取学位,也是将来显示在简历上最高的学位,因此大家都希望争取能进入名校学习。我们的老师从2007年开始统计数据,就观察到了MBA的申请两级分化非常明显,200多个开办MBA的院校里,前20所院校聚集了40%以上的网报志愿。加上从2009年提前面试从上海交大MBA项目诞生后,全国很多学校都设置了提前批面试,例如34所自主划线的985院校中,只有4所院校没有设置MBA提前面试。而这两年,提前面试又从MBA项目逐步扩展到MEM等其它管理类硕士项目,例如上海交大、复旦、同济等院校的MEM项目已全面开启提前面试,申请人尝试成本较低,因此导致名校的管理类项目申请保持激烈竞争。

这么多申请人涌入名校,加上学校的招生人数被管控限制,从经济学角度,供需关系决定价格,除非教育部或物价局进行行政干预,否则报名的增加,将会使得学费继续上扬。也使得我们可以看到,MBA的学费在2016年以后一路攀升,交大、复旦非全日制MBA在2022年已涨至45-50万元,东部地区其它985名校非全日制MBA也大多在20-40万之间。

MBA项目持续高涨的学费,使得相同院校其它管理类硕士项目成为价值洼地,吸引一部分考生改报申请。例如交大的MEM学费在2022年以前一直为18.8万元,而复旦连续两年MEM项目只有12.8万元,甚至国内最贵的MEM项目——同济,学费也比MBA项目低10万以上。因此对于部分适合加强项目管理、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、希望获取名校双证且对价格敏感的同学,会转报MEM、MPA、MPAcc等项目,造成这些硕士项目的竞争加剧。推高的竞争,又会促使这些学校上调价格,例如复旦MEM和交大MEM在2022年就都不约而同上涨了5万。

这种趋势什么时候会减弱呢?我们的预估是当MBA考生人数开始下降,不足以支撑院校MBA招生计划及为其它项目提供流量的时候,各项目的竞争和价格都会趋于平静。

那在目前的情况下,我们给大家列出了从现在开始,需要进行的项目选择及面试申请准备。

1月至3月 职业规划思考

建议大家先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,思考一下未来想继续从事什么工作,再来想MBA/MEM等硕士项目是否能够帮助到你的职业发展。大家可以思考以下的问题:

  • 你所在的行业趋势是怎样的?
  • 你的公司在行业里面是怎样的?发展空间还有多少?
  • 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?继续发展还需要哪些支持?
  • 为什么要申请MBA或其它的管理类硕士?是要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或视野还是技术管理能?硕士阶段学习能给你的职业发展带来什么?
  • 如果你近期要创业,学历、管理知识或人脉,是你短期所需要的么?

建议大家在春节约一下身边正在读或者已经毕业的校友,或者专业的人力资源人士,帮你梳理一下以上的问题,来思考是否真的需要去读一个MBA/MEM等硕士项目。

4月至10月 提前面试

这段时间,学校将会陆续开始接受提前批面试的申请,我们建议同学们在自己准备好的情况下,尽早地参加提前面试。先申请保底的院校,再申请冲刺的院校。

我们非常不建议去很多学校去积累所谓的面试经验,因为学校的审核标准不同,老师的面试评估尺度不同,甚至流程都不相同。与其积累这样的经验,倒不如找和自己经历类似的MBA校友、或者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做个模拟,再根据模拟的反馈看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。除了之前你对行业及求学动机的思考,还要重点准备以下的一些问题:

  • 你的优点和个人特质有哪些?
  • 过往的职业发展经历能反映出你的哪些能力和职场发展潜质?
  • 按照学校要求完成的在线申请材料,如何充分展现出你的优势?
  • 一份简明扼要,2分钟内说完的个人介绍。

当然,有些学校的面试比较复杂,除了个人面试,还有例如有案例讨论、政治时事和英文口语。如果你申请的项目有这一类考核,请做好以下的准备:

  • 多关注面试前一阶段具有影响力的商业事件。
  • 重大政治时事及内容。
  • 将个人面试的内容用英文再准备一遍并练习。

笔试准备

以上是申请和面试相关的准备计划。那有同学会问,笔试该如何准备呢?我们的建议是因人而异。因为每个同学的背景不一样,所需要进行学习的重点也不一样。我们给出以下的参考方式:

首先,可以找近两年的真题先试着做一下,了解一下考试的内容,判断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或重点学习。

如果你的英文基础不是很好,可以先从英文学起,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。背单词不要一个个生词背,而是按真题里面句子来学习,搞懂一句话里面的生词,整句的翻译,单词在里面的用法和意思。不要贪多,两套真题下来,英文就会上一个台阶。

数学和写作是相对来说提分最快的部分。数学可以采用知识点学习的方式,一个个的知识点进行攻克;写作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模版,进行模拟演练,最好有专业的老师能帮你批改,根据反馈提升。逻辑部分除非受过相关的训练或学习,否则大部分同学的初期水平是差不多的,可以结合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安排集中系统训练。综合部分学习的重要原则就是把自己最容易拿分的部分先学好,以最小的代价把考试中可以拿到的分先拿到。

那最后给大家的忠告是,不要把笔试的学习安排拉得很长,例如整整一年,到后期会很疲劳;也不要拖到最后1到2个月冲刺,除非你基础比较好能且有时间保证。因为年尾的时候,往往公司也会比较忙,会有很多突发的工作发生,打乱你原有的计划。

我们欢迎分享,但不接受任何商业机构在事先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,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、摘编、图片使用,一旦发现我们将视为侵权,进行举报和追究。授权请联系ask@mbabar.cn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