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交大MBA申请面试经验-ZAN
我是一名普通的创业者,本科毕业回国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,在公司成立了三年的时间,发现在公司管理、战略等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,同时没有继续读研也是我的一个小遗憾,在了解了上海区域内的MBA项目概况后,8月下旬决定报考交大安泰和复旦的MBA。
因为离开应试环境已经有一段时间,工作节奏也比较快,我决定报考也离正式递交材料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,我希望能找到一个专业的考前辅导机构提高效率。了解的了市场上几个知名的考前辅导,耗费的周期长、课程多、时间灵活性小。和张老师沟通之后,他根据我的个人情况给了我量身定制的课程计划,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也大大减轻了我考前准备的压力。
在个人梳理环节,完成了张老师准备的个人梳理列表后,我与马老师进行了一次安泰校友面谈。马老师在求学动机、安泰项目与我个人职业发展的匹配度、面试技巧等方面分享了很多经验和方法。更可贵的是,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,马老师在公司的顶层战略上也给了我建议和启发,让我对公司的后续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
确定面试资格后就是准备面试了,安泰和复旦的面试由个面和组面两部分组成。个人面试的环节和张老师进行了两次模拟,第一次模拟由于没有提前准备也着实让老师担心,自我介绍是非常重要的,老师帮我实时拍下整个模拟情况,从时间、语态、语速、神情、仪态等给了我很多建议,并且教会我很多面试的技巧。面试前一天,梳理了一遍个人材料后和张老师进行第二次模拟,老师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提问,让我更深入的思考个人和公司的发展方向,也将很多问题拔高了一个层次。幸运的是因为充分的准备,面试当天克服了紧张的情绪,轻松从容的走进了考场。
之前对小组面试是完全不了解的,听完基础网课后,张老师安排了两次线下模拟。每次模拟分析了3-4个商业案例,涵盖了MBA考试中大部分的商业模型。每一次与各位组员讨论的演练中,都是一次大型的头脑风暴,张老师的分析也让我更加开阔了自己的思维。在小组面试过程中,虽然是小组年龄最小的同学,运用了模拟课上的方法和知识,几次回答也提出了小组全新的观点,几次发言也引起了老师的关注。
上周很幸运拿到了安泰的c线,由于安泰是我的第一选择,无疑又帮我节省了更多的时间。
回顾这三周,我一共经历了两次小组辅导和四次个人辅导。除了学习效率和面试技巧的提升以外,这次培训让我对商业有了更多的认识。通过和张老师、马老师的交流,让我对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有了更多的想法,这些无疑是比申请MBA更可贵的。在此,非常感谢MBA Bar各位老师的指导,希望所有备考的同学们都能拿到满意的offer。
我们欢迎分享,但不接受任何商业机构在事先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,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、摘编、图片使用,一旦发现我们将视为侵权,进行举报和追究。授权请联系ask@mbabar.cn。